中国十大基金公司十五年风云变幻
Ansery 2014/12/15 13:22
;
Ansery 2014/12/15 13:2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基金业诞生了。15年来,中国基金业从无到有,规模发展至3万多亿元,成为中国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与美国相比,中国基金年轻得多,只有15年历史,但基金公司的竞争程度毫不逊色于美国。1998年,中国只有5家基金公司,排名第一的华安基金管理规模22.14亿元,排名最后的南方基金规模20.82亿元,差距微乎其微。当时只有封闭式基金,各家公司规模基本相当,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过着简单而平均的生活。2001年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成立,打破了基金业的宁静,拉开了基金公司规模分化的序幕。随后,华安、华夏、博时、南方、嘉实相继成为最大的基金公司。2007年以来,华夏基金的规模一直名列第一。除了华夏、南方、嘉实、博时等基金公司常青树之外,易方达、广发、工银瑞信等一批基金公司凭借各自的“成长因子”后来居上,成为基金公司中的成长新星,这些新锐不少已经稳定地排在业内规模前十。
过去15年间,中国基金公司虽然排位一直在变,但前十大基金公司的变化要小得多,熟悉的面孔依旧榜上有名。从2001年到2012年,华夏、南方、博时、华安、大成5家基金公司经历了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始终保持在前十名。特别是华夏、博时、南方和嘉实基金,近几年规模排名一直稳定在前五名,成为中国基金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中国基金业自诞生之日起,“监管”与“规范”就形影不离。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与制度约束下,各基金公司在狭窄的羊肠小道上竞走,后成立的基金公司只能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时势造英雄,几家“老十家”基金公司充分发挥了先发优势,15年中牢牢占据了第一梯队。
1998─2005年,华安、博时、华夏、南方各领风骚一两年,行业头把交椅轮流坐。早期的华安基金是行业的翘楚,但随着华安基金2006年人事的剧烈变动,规模领先优势迅速减弱。博时、华夏、南方虽然也经历过低谷,但都牢牢抓住先发优势,规模稳定地保持在行业前列。
2007年以前,监管机构对新基金采取严格的审核制,每家基金公司每年新产品的数量被限制在2~3只。与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相比,老基金公司在产品数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封闭式基金占主要地位的时代,产品数量直接影响基金管理规模,2001年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产品数量也排在行业前十,9家属于“老十家”基金公司。
2007年年基金业规模飞速扩张,从2006年年底的8564亿元增长至2007年年底的3.28万亿元,年增长283%。这一年是分水岭,不少基金公司牢牢抓住了机遇,奠定了自己此后一段时间内的行业地位。在2007年监管部门严格控制偏股型基金的审批数量及单只基金发行上限(A股基金最高不超过150亿元)的情况下,老基金的持续营销成为带动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不少拥有优良业绩表现的老基金更是“吸金利器”。监管部门在2007年推出QDII试点,获得首批QDII业务牌照的南方、华夏、嘉实均为“老十家”。首批QDII基金发行火爆,募集规模均在300亿元。
15年间一直位列前十的5家基金公司中,华夏以投资业绩为核心,重视主动投资能力建设,拥有国内最大的投研团队,自2007年起规模持续位居行业第一;南方、华安、博时、大成经历了时间和市场的检验,组建了有竞争力的投研团队与完善的产品线。
后来居上
嘉实基金也是“老十家”,但长时间内只有1只规模为20亿元的封闭式基金。2006─2007年,嘉实基金成功抓住了牛市机遇,迅速跻身前三名。2006年12月7日,嘉实策略增长基金一天募集419.17亿元,创下了基金发行时间最短以及首发规模最大两项纪录。嘉实基金实现了大跨越,规模从2005年年末的246.11亿元增长至2006年年末的830.90亿元,行业排名也从第六名跃居第一名。2007年开始,嘉实基金持续保持行业前三的位置。
易方达基金成立于2001年4月,是第11家成立的基金公司。2002年,依靠旗下首只开放式基金,易方达成功进入行业前十。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在行业前五。2009年开始,易方达大量发行指数基金,致力于发展指数投资,其被动投资风格日益鲜明。2012年年底,易方达共有14只被动投资型基金,规模合计600亿元,占其基金总规模的30%,是境内管理指数基金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广发基金成立于2003年8月,为第30家基金管理公司,依靠突出业绩实现了快速成长。2004年广发聚富基金在熊市中实现了7.44%的正收益,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六,开始崭露头角;2005年广发稳健基金以16.93%的收益率夺得开放式基金冠军,广发聚富基金以13.34%的收益率排名第五。凭借靓丽的业绩,广发基金受到投资者的青睐。2006年广发策略优选基金募集规模达184亿元,广发基金总规模首次跻身行业前十并保持至今。
工银瑞信成立于2005年6月,是前十大基金公司中唯一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在渠道为王的年代,依托工商银行,工银瑞信含着“金钥匙”出生。2006年年底(成立仅一年),依靠工银瑞信稳健增长123亿元的首发募集量,工银瑞信成功跻身前十。2012年8月,工银瑞信旗下首只短期理财产品7天理财债券基金成立,首发规模超过392亿元。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吸金”优势非常明显。2012年年底,工银瑞信固定收益类基金管理规模达741.78亿元,占其基金管理总规模的69%。
流星闪耀
在新锐基金公司中,也有一些基金公司初期发展很快,可惜没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上投摩根成立于2004年5月,2005─2006年其偏股型基金业绩表现相当出色,基金规模在牛市中快速膨胀。2007年4月,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募集时,一天时间申购资金就达到900亿元;10月,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基金一天内吸引了1163亿元的申购资金,刷新了中国基金业有史以来的发行纪录,在全球基金史上也创造了奇迹。2007年年底,上投摩根跻身行业前十。可惜,随着核心投研团队的离开,上投摩根的规模没能保持下去。在中国基金发展的道路上,因核心团队离开致使基金业绩下滑、规模大幅缩水的基金公司有许多,这是中国基金特有的现象,值得反思。
狭窄的差异化
回顾中国基金业过去15年的发展历史及前十大基金公司的风云变幻,“同质化”饱受诟病。从公司战略看,不管是老牌基金公司还是后起之秀,都把管理规模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过分看重短期规模排名。更有甚者,将基金当存款,每到年底就冲规模,为保住排名而寻找“帮忙资金”;过了年关,帮忙的资金很快消失。这种“面子”游戏不仅侵蚀了基金公司的利润空间,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与基金长期投资宗旨背道而驰。从产品线分布看,每家公司都想成为全产品的提供商,追求大而全。从销售策略看,各家公司的基金约70%是通过银行渠道销售。很少有公司能够形成明显差异化,也无法看出哪家公司的品牌有很明显的定位。在银行垄断客户资源、监管机构掌握产品审批权、基金牌照严格管制等条件下,中国基金公司的创新突围与差异化之路异常狭窄。
31 1 月, 2016
· admin · No Comments
Posted in: 财经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