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说伊凡祖孙的“罗马帝国继承人”是俄国征战不止的源动力?
啥说伊凡祖孙的“罗马帝国继承人”是俄国征战不止的源动力?
斯拉夫民族源于现代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但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的欧洲民族大迁徙中,逐渐分化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三大部分。直到882年,东斯拉夫民族摆脱游牧,安定下来,基辅罗斯形成。到了11世纪,基辅罗斯因内战、外族入侵而衰落,并分化成为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民族,处于许多政权割据状态。到1240年,基辅罗斯基本上解体。
1283年莫斯科公国建立。面对强大的金帐汗国,莫斯科公国屡有挣扎。但是,从公国第三位继承者伊凡一世当政后,便选择了归顺依附金帐汗国并卧薪尝胆。到了伊凡三世时期,莫斯科公国实力大增,伊凡三世打垮了金帐汗国,拿下了不把莫斯科公国当回事的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公国。
1480年、1491年莫斯科公国两次联合克里米亚汗国、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几乎将大帐汗国毁灭。从此,莫斯科公国获得完全独立。虽然莫斯科公国与奥斯曼帝国联手打败了大帐汗国,但是莫斯科公国与奥斯曼是有仇恨的。
1453年,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也就是第二罗马帝国被奥斯曼所灭,作为欧洲基督教信仰传承者东正教的莫斯科公国,在宗教上与奥斯曼是势不两立的。
在1472年,伊凡三世迎娶了第二罗马帝国末代皇帝侄女索菲娅为后。而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迎娶,伊凡三世敬拜占庭的双头鹰为国徽,从此,开始名正言顺地以“第二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也就是说从此俄罗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有了一个崇高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当然,这当中索菲娅和拜占庭帝国到莫斯科公国的大臣们一起,不断地按照拜占庭帝国的宗教、风俗、政治制度去治理公国。
1505年伊凡三世病逝,他和索菲娅所生的儿子瓦西里三世即位,可是28年后瓦西里三世因病去世。瓦西里三世3岁的儿子伊凡四世继位。当时虽然经过伊凡三世、瓦西里三世几十年的征战,吞并了周边近十个公国,实力壮大了。但是外部仍然强敌林立,且公国内部的割据势力逐渐发展成为掌握实权的贵族势力,所以,莫斯科公国内部的贵族势力十分庞杂。
一个孤儿寡母要应对如此乱局,莫斯科公国的前途命运,令人许多人担忧。自然也少不了各种权力斗争。加上从中世纪开始,莫斯科公国就采取秘欧洲各国联姻策略,娘家人儿的参与使情况更加复杂。而内部各个贵族势力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要对伊凡家族世系图谋不轨,有的各过各的日子以求自保。总之,伊凡孤儿寡母面对着诸多的威胁。
更可怜的是伊凡四世8岁时,其母又暴毙而亡,好在伊凡四世从小就懂得隐忍、察言观色。母亡后,他一直暗中积蓄力量,寻找时机,登基上位。在伊凡四世13岁时,觉得时机成熟,便令亲信放狗咬死了权臣舒伊斯基。从此,对国内的权臣、贵族进行了严酷整治。
在17岁就任沙皇时,他说:朕生于皇家,生活于朝中,掌管的是自己家的天下,不是窃取他人天下。俄罗斯君主自古以来都是亲临朝政,贵族大臣们不得干涉。从此,伊凡四世对贵族和反抗沙皇的人实行犬决、扒皮抽筋等酷刑。
大家知道,当年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伊凡四世是索菲娅的孙子,与第二罗马帝国血脉相连,而爷爷伊凡三世已经以“第二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在舆论宣传上做了铺垫,伊凡四世打出了“第三罗马帝国”的旗号,已是水到渠成了,同时继皇帝位并自称沙皇。
可惜的是伊凡四世的大儿子是傻子、小儿子又被杀。伊凡四世的江山最终又落在爷爷伊凡三世老婆的家族手中,这就是罗曼诺夫王朝。王朝第四位沙皇彼得一世坚持西化改革,锐意进取,俄国日渐强大,最终,“罗马第三帝国”在欧洲部分地区获得了认可,这就是俄罗斯帝国。
事实上,伊凡祖孙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深刻影响着俄罗斯,以至于逐渐形成了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成为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让俄罗斯民族特别是贵族们倍感自豪与荣耀。这也是俄罗斯一直不屈不挠对外扩张的理由和精神支柱。
对外扩张的结果,使俄罗斯国大不强、人少地广、好战乏力。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已经浸入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中,俄罗斯民族和国家都已广泛认同,成了俄罗斯民族的意识形态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而且在现代和当代的国际关系中表现突出,致使其与邻国特别是与斯拉夫人居多的东欧之间冲突不断。同时消耗大量资源直到国家政治和社会结构脆弱得不堪一击。苏联的解体就是说明了这一点。
无论承认不承认,历史都证明,是伊凡三世将宗教和历史的光荣化为维系俄罗斯民族的精神,而伊凡四世认真加以传承和巩固,使俄罗斯以第三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成为凝聚俄罗斯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让俄罗斯数代沙皇痴心不改、一如既往征战几百年的动力源泉,从而使松散的大公国成为世界列强之一。
这一理念,在几百年征战中的精神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说伊凡祖孙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是俄国征战不止的源动力!伊凡三世和伊凡四世是俄罗斯帝国精神追求奠基的鼻祖!
https://k.sina.cn/article_7232223288_1af12f83800100nr1j.html
28 6 月, 2020
· admin · No Comments
Posted in: 史地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