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家族
巴林家族
【本网综述】
对金融业的控制和垄断,历来是犹太人之所长。不过,现代银行业却是由信奉基督教的巴林家族开创。单凭这点,就足以让这个家族的故事充满魅力。
巴林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晚期的格罗宁根地区(位于今荷兰),其祖先最初的身份是新教的神职人员。通过婚姻和继承关系,这个家族成为了当地顶尖的羊毛加工厂的所有者。
约翰纳.巴林是巴林王朝的奠定者。因为娶了德国富商的女儿,加上自己的商业天分,他将德国的麻布卖到英国,再将英国的羊毛卖到德国。很快,约翰纳给整个家族赚取了第一桶金。1748年,约翰纳去世,给巴林家族留下了4个儿子、1个女儿、1所大房子、1驾马车、一处价值4万英镑的房产和一个兴旺发达的企业。自此,家族企业雏形显现。
巴林家族的第二代在业务敏锐度和事业心方面的天分并非平均。长子约翰将兴趣点放在了政治上,老二弗朗西斯则在商业活动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凭借父辈的积累,弗朗西斯染指了染料、胭脂、钻石等多个领域。随着对贸易行业的熟稔,他逐渐明白,做贸易,尤其是长途贸易,融资非常重要。于是,弗朗西斯在埃克塞特和伦敦两地分设经营机构,生意范围涵盖贸易、实业和票据业务,开创了新的经营模式。这让巴林家族快速地攫获了高额利润。25年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才在欧洲范围内复制了这一模式。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正式创立巴林银行。与普通的银行不同,它不开展普通客户存款业务,而是专注于融资。
弗朗西斯大胆向金融业转型的举措受到了来自家族的极大压力。1777年,弗朗西斯与其他家族成员分道扬镳。根据分家协议,弗朗西斯获得了家族业务伦敦分支的所有权。当时的伦敦,正在快速取代阿姆斯特丹而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借由这样的契机,弗朗西斯领导巴林家族开始登上金融历史舞台。
战争带来的机会
不幸的是,正欲大展拳脚的弗朗西斯却遭受了迎头一击。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不仅让英帝国的名誉受损,更几乎摧毁了英国经济。巴林家族的业务也严重受挫,命悬一线。
关键时刻,弗朗西斯的妻子出面挽救了家族危机。这位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颇具企业管理才能。在她的主持下,家族企业一年的运营费用,居然从原本每年高达1200英镑压缩至800英镑。凭借这种节衣缩食的本领,赢得了喘息机会的巴林家族业务开始慢慢好转。一个连接欧洲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金融网络开始形成。
1806年,弗朗西斯的儿子亚历山大.巴林加入公司。他继承了父亲的一贯风格,并参与了向英国政府提供对抗拿破仑的融资交易。1798—1814年,英法两国战争正酣。亚历山大意识到,只要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英国政府对于巴林家族的金钱需求就永无止境。凭借着斡旋能力,巴林家族筹集到了让英国政府接受并流通的硬币,并用德国汉堡市作为交易的桥梁和枢纽来运输这些货币。通过汇兑和交换资源,巴林家族赚得盆满钵满。
1806年,美国前副总统艾朗·布尔(Aaron Burr)被指控阴谋肢解美国,大家都相信他想把美国重新置于英国统治之下。一时之间两国民众敌意急剧上升,战争的阴云密布大西洋两岸上空。除此之外,英法之间的战争使英国施行封锁欧洲大陆的禁海政策,美国与法国的贸易因而大受影响。英国海军还经常在距离美国海岸不到3英里的区域执法,明显侵犯了美国领海,美国方面百般交涉,英国照样我行我素。双方冲突的可能性进一步升高。
另一个战争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第一银行问题。第一银行是1791年建立的美国第一家私有中央银行,巴林家族乃是美国第一银行的大股东之一。托马斯·维灵正是美国第一银行的董事长,他和巴林是近30年的商业老伙伴。
1791年美国政府授权美国第一银行成立时,只给了20年的有效期,第一银行的运作将在1811年届满。美国内部对第一银行的成立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最终反对派意见占了上风,美国政府在1811年3月3日停止给美国第一银行新的延期,第一银行关门大吉。此事对拥有美国第一银行70%控股权的英国银行家来说,是个极大的刺激。巴林、罗斯柴尔德等人的核心利益受到严重挑战。
对于巴林家族而言,这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好机遇。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机会。特别是对于巴林家族这样在英美两边都能通吃的人物更是如此。战争爆发,英美两边的国债发行势必扶摇直上。此时巴林在大西洋两岸都主导着债券承销业务,这一把赚下来,顷刻就能达到富可敌国的高度。同时,战争势必迫使经济弱小的美国深度负债,从而在金融上加大对巴林的依赖,没有钱如何进行战争?美国政府最终必然在政治上屈服,同意私有中央银行在英国银行家的控制之下运作。这时候,巴林再出面做好人,两边劝架,在英美双方都赚个好人缘。
1812年,英美战争终于爆发。情况发展不出所料。战争打到1814年,美国就已债台高筑,7月出售的600万美元的战争债券,在市场上以惨不忍睹的2折出售。不仅当年的政府财政出现严重入不敷出的局面,而且1815年的战争经费也毫无下落。美国海军部长威廉·琼斯惊呼:“必须紧急行动起来,而且要快!不然我们将会出现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局面,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维持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而且还要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这位可怜的海军部长就像乞丐一样翻遍了国库的每一个角落,试图找到起码的资金来维持一些最紧迫的军事防御行动。海军水手的招募完全陷入了停顿,因为“水手们没有现金是决不上船的”。
战争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军工厂由于缺乏资金已经完全停工了。弗吉尼亚这个美国“最民主”的州,因为缺乏粮饷发生了士兵哗变。新罕布什内尔州由于没有现金改发国债给退役军人,“激起了他们痛恨政府”。其他地区的军队宣称如果不能及时领到薪水,他们将占据军营,并贱价出售政府财产。士兵被拖欠军饷的时间已长达6~12个月,个别地区甚至更长,士兵们甚至一年连可怜的30美元薪水都拿不到。许多地区的军队出现大量逃兵,军官们非但没钱去抓捕逃兵,甚至连在当地发广告要求举报逃兵的费用都出不起。新英格兰地区的军事监狱因没钱运转而解散,纽约的战地医院药品和补给早已耗尽。政府官员和军队官员有时不得不以私人名义向别人借钱来应付一些最紧迫的开支。
战争永远是一部吞噬财富的巨大机器,没有钱想打一场长期战争是痴心妄想。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金钱又是战争的主人,它既是战争的目的,又是驾驭战争的工具。国际银行家们正是深谙此道,才酷爱战争。在战争中他们不仅可以大获其利,更能驾驭政府,左右战后政策,更好地实现长期盈利的战略目的。
在战争中,作为英国公民,巴林自然不能在伦敦市场上公然资助美国,不过在欧洲其他城市通过他们的代理人承销美国债券,那是谁也管不着的。巴林家族不仅积极计划战争结束之后重返美国市场,甚至在战时继续为持有美股的投资人支付股息。1813年,美国政府终于在7月间派出代表团赴欧洲与英国进行和谈。美国人以为英国会欢迎俄国作为调停人,于是首先赶赴圣彼得堡。
弗朗西斯的儿子亚历山大·巴林开始粉墨登场,向英美政府两边卖人情了。他充当美国代表团团长加拉庭(Gallantin)和英国外相卡斯尔雷(Castlereagh)之间的协调人。他告诉他的美国朋友,英国人绝对不会欢迎俄国人扮演调停人的角色,他在信中指出:“在一场家庭争端之中,外人的干预只会起到负面作用。”加拉庭最终在1814年3月抵达伦敦。加拉庭的儿子詹姆斯抱怨说:“我发现比起巴黎和圣彼得堡来说,伦敦要无趣得多,我们并不处在一个受人欢迎的环境,我们经常受到很多人邀请,但是总感觉到有些拘束……唯一让我们感觉真正自在、真正受欢迎的地方是在巴林先生的家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在巴林家族的“酷爱和平”的感召之下,1815年英美两国最终实现了停战。巴林和其他英国的银行家们成功地发了大财。美国政府屈从国际银行家的压力,在1815年12月承诺成立第二个私有中央银行――美国第二银行。巴林如愿以偿,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的数十年内,他一直掌控着英美跨大西洋贸易和金融命脉。
亚历山大在金融史上的惊人之举,莫过于资助美国购买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凭借着英国和美国的亲密关系,巴林银行为这一交易提供融资。实质上,这笔交易间接为拿破仑提供对英战争的军费。对于一个忠于英国的企业而言,该如何操作才能在道义上没有负罪感?通过巧妙的周旋,巴林家族通过阿姆斯特丹的盟友处理了这笔贷款,维系了生意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
1815年,拿破仑战败,巴林银行从代理法国政府赔款的项目中狂赚72万英镑。家族收获的不仅是丰厚的佣金,其地位也远远超过任何其他银行家族。法国首相黎赛留感叹道:“如今在欧洲有六大强权: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和巴林家族。”
就像一切达到巅峰的东西一样,最为辉煌的那一刻往往预示着衰落的开始。正如威灵顿公爵所言,已经有其他银行家族准备站出来反对巴林在金融领域一手遮天的霸权地位。其中力量最强大、最可怕的对手,就是在拿破仑战争中崛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正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巴林家族达到事业巅峰之后的10年中,将巴林从金融王座上拉了下来,并取而代之。
而也正是这些赤裸裸的逐利行为,让银行家的声誉不佳。弗朗西斯意识到,只有成为政治家并晋身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才能将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紧紧捆绑,提升家族社会地位。于是,他通过让孩子与贵族家庭联姻来获得贵族地位。同时,他斥下3000英镑巨资换取下议院议员资格。自此,这个家族拥有这个席位长达150年之久。
在19世纪初期至中期,巴林家族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如日中天。在1830年代后期至1840年代的欧洲,经济萧条,巴林是欧洲大陆中规模最大的银行。1839年,英伦银行陷入财政危机,巴林银行的托马斯·巴林协助支撑着央行。在1847年,该银行在同样情况下拯救了法兰西银行。但是,巴林银行在美国也有许多具影响性的交易。巴林成为了当时联邦政府及许多州政府的主要来往银行。巴林资助了美国银行(当时美国的中央银行)及许多当地的私人公司,以及当时发展中的美国铁路事业。1848年,墨西哥战争后,巴林安排融资协助美国向墨西哥政府购买得克萨斯州。在美国内战期间,巴林也协助美国政府向俄罗斯购买阿拉斯加州。虽然这宗交易被取笑为西华德的愚行(威廉·亨利·西华德是林肯的国务卿),巴林也预计到这笔收购的巨大潜力。
自此,巴林家族作风变得严谨,并逐渐成为英国统治集团的一员。该行曾与英皇乔治五世建立联系,开展了与英国皇室的紧密关系直至倒闭。 (威尔斯王妃戴安娜正是巴林家族其中一支的孙女。)巴林家族的5位男性祖先更被追封为贵族,各人名号分别为:雷夫尔斯托克男爵,诺斯布鲁克伯爵,亚希伯顿男爵,格伦戴尔的豪伊克男爵及克罗默伯爵。在这段时期,该银行的严谨作风虽然阻碍了其在财经界的发展,但也因此作风而得以拒绝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复元的德国提供融资,避开了在经济大衰退中其他英国银行所经历的巨额损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籍著巴林银行拍卖在美国及其他地方的资产,以应付军费的开支。
1988年,巴林更获得英女皇颁赠杰出成就奖。
在祖上的荫蔽下,巴林家族的几代人享受着上流社会的尊崇和安逸。但是到了1890年,这些优雅已经不复存在。
当时,巴林银行给阿根廷政府借贷了大量款项,但是,阿根廷爆发的革命热潮让局面混乱不堪,再加上俄国政府的大量提款,让巴林银行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此时,每一个巴林成员都在公司拥有股份。面临着损失将要造成的无限责任,整个家族陷入恐慌。
终于,凭借着与英国皇室和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巴林银行获得了英格兰银行的鼎力支持,家族成员也勒紧了裤腰带挽救企业于危难之间,就连与巴林家族有“世仇”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也有所贡献。最终,巴林银行筹集到700万美元,得以过关。
对于这次拯救行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承认:“拯救巴林银行是因为罗斯柴尔德需要服务于自己的利益,因为现在的巴林银行是英国商人信用的柱石,它的崩溃将对英国在全世界的贸易造成最可怕的影响。”
虽然巴林银行得到拯救,但是,其私人银行业的威信已经不复存在。危机过后,巴林银行重组,改名为巴林兄弟有限公司。
劫后余生的巴林家族,家业已经传到第五代人约翰.巴林手中。到1900年初,银行财务状况刚刚恢复,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奢华生活。由于他对工业公司的厌恶,使得巴林兄弟有限公司再也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慢慢的,多数家族成员也开始脱离银行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越来越依赖外部的管理层。
上世纪50年代之后,巴林银行开始由家族成员和外部人轮流掌权。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叫做安德鲁.塔基的人。1981年,他为巴林银行赢得了数亿英镑的世界银行债券发行业务,从而使得公司金融部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重生,挽救了巴林银行政府融资者的历史地位。
但现在看来,这只是回光返照。1995年,巴林新加坡分行交易员尼克.李森在衍生性金融商品超额交易失败,致使巴林银行蒙受了14亿美元的损失。当巴林银行将灾难汇报给英格兰银行,幻想着再获救赎时,历史却没有重演,曾在金融行业权倾一时的王朝灰飞烟灭。
巴林在倒闭后,以1英镑的象征价格卖给荷兰的ING集团,并成为该集团成员之一。巴林银行及后改名为“巴林资产管理”,继续在金融业立足。
参考:
百度百科,巴林家族
《欧洲第六强权巴林家族:银行业鼻祖的陨落》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27 12 月, 2012
· admin · No Comments
Posted in: 世界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