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故:民国时期洛阳县城 | 带心看闻网 www.daisoncommon.com

温故:民国时期洛阳县城

温故:民国时期洛阳县城

祖上系明洪武二十四年由山西洪洞县李家窑劝迁来洛阳城定居的,我生于斯、长于斯已近60年,对洛阳城状况所见所闻,记忆不紊。旧貌轶事调研四十余年,依恋不已,笔述往昔。我的家乡洛阳老城,看似平常,却有着无比丰富的内涵,生情沉静,博大胸怀,宽容低调又极富潜力,如同陈酿,香味淳厚。
现洛阳城是宋西京城东部,金朝正大三年(1226年),开始筑建城墙,周长不足9里。东据廛河,南接东城之南郭,西亦东城之西郭,北缩于旧城1里,形成今日洛阳老城之规模。

明洪武六年(1373年),河南卫使明威将军陆龄,决定将原洛阳城8里345步的土城墙,改筑为大青砖护砌城墙。下令洛阳县所有窑场,全部改烧大青砖,用时一年有余。大青砖城墙高4丈、宽2丈,筑有4个城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京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并建阙楼,周筑月城。为抗敌来犯,又筑四角城池角楼,39座抗敌台。加固后城墙形势险要,坚固壮观,又在城外开挖城沟,沟深五丈,宽三丈,引入廛水,以防御敌军进攻,并从洛河中运来大量石头堆放在城内备用。
 
自金、元、明、清洛阳设为河南府,河南府统领一州、十二县,即:陕州、陕县、灵宝、阌乡、渑池、洛阳、宜阳、永宁、登封、巩县、孟津、新安、偃师县等。
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民国中央政府废清建制。中央以下设省、道、县三级,废除洛阳河南府制,洛阳初设县。民国三年(1913年)改设立河洛道,后又改为予西行政公署、第十区行政公署。就是今老城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19209吴佩孚以直鲁豫巡阅副使的身份进驻洛阳,以西工为练兵基地,企图武力统一中国。直到192412月吴被迫离开洛阳,他前后经营洛阳达四年有余。
国民政府于192651日任命冯玉祥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由冯玉祥亲自率领20万北伐军于58日进袭洛阳。北伐军与奉军洛阳之战国民政府问鼎中原。后冯玉祥在洛阳励精图治,推行新政。他通令陕、甘、豫等省各县,严令取缔私塾,开办新式学校,招收品学兼优的青年,予以短期训练,灌输新的知识。
洛阳县城居民有七万余人,工厂极少,居民收入微薄,以玉米、小米、红薯为主食,民间歌谣曰:“清早稀,晌午汤,行黑儿碗底见月光”。早上以杂面馍和汤。洛阳的汤种类繁多,在家有黄面汤、疙瘩汤、小米汤、面条汤、面叶汤、甜汤,咸汤。当时,城里穷苦百姓早早出门找营生,都顺便拿点杂面干馍。农民天刚亮就进城买东西,送粮食、蔬菜,卖烧柴、卖女红(手工艺品),进城拉尿、担碱土,大多都带点杂面馍,到城里饭铺要碗热白汤泡泡吃,这是泡馍的来历。就这样饭铺发现了商机,开始面向穷苦百姓经营起“牛肉汤泡馍”,每碗合今1角钱,其味道好,汤子鲜,花钱少,吃的饱,很受穷苦百姓欢迎。洛阳牛肉汤始于洛阳东关回回,慢慢又有了驴肉汤、羊肉汤、羊杂汤。洛阳东关大石桥马名顺即麻子顺和马长发家牛肉汤,因用全牛下锅,汤肥肉瘦,原汁原味,吃客还可挑选牛肉,每天门庭若市。马长士家的小碗汤也批顾客盈门。城中吴家街商老根家全牛汤铺也十分红火。正华门闫明全家羊肉汤,汤稠、量足、无膻味。主要面对城中作苦力的人,也有市民用罐盛一碗汤回家加水全家吃。出门在外劳作的人们才花钱买碗汤喝,添汤又不要钱,管饱喝,也是一种过口福。
城中早上豆腐汤有几十家,主要面对城中做小生意、作伙计、进城的农民、市民用罐盛一碗汤回家加水全家吃。每碗合今5分钱,老集于廷选家(今洛阳剧院)、东大街正华门王才家豆腐汤最有名气。王才家店堂,面积30多平方,外筑两大炉子,一煮汤,一煮豆付。另打油旋馍和炸麻汤(鞋底样油饼),鲜美的豆付香味飘荡在大街上。
中午一般是杂面条,如面条饭、面叶饭、糊涂面条、浆面条、水米清、调浆饭,难得吃顿捞面条。
晚饭俗称“喝汤”,如面条汤、面叶汤、红薯黄面汤、菜糊涂汤、小米杂豆汤,商人为劳作一天的人开发了丸子汤、不翻汤,汤酸辣清淡,健脾开胃,能解除人们一天的劳累,余味悠长,是洛阳本地人吃夜宵的首选,老城吉氏胡同孙家、南关刘彦家、民主街李明仁有名。不翻汤是挑着挑子卖的,一头锅一头碗,常在南关和十字街经营。
百姓家红、白喜事待客都是在自家做水席,水席传统规格有“四碗事”、四热四凉。“八碗事”,四个凉菜,八个热菜。“二八席”,八个凉菜,八个热菜。“二十四整桌”,八个凉菜,十六热菜。一斤大肉可做一桌水席,每碗菜上面放一点肉下面不是白菜、豆腐,就是萝卜、粉条。洛阳民间有“水席上不了桌”之说。就是上不了大雅之堂,因为穷人家做菜用肉少用菜多。
洛阳南关人董寿山,清末起一直在老城商场后卖猪肉为生,家庭殷实。民国八年(1919年)春,经洛阳商会会长李紫东(里仁巷人)指点,在北大街租房开办小饭铺,因经营有道,风味独特,门庭若市。民国十年(1921年)冬,扩大门面上下二层,内外装饰添设家具,请来长垣多名师傅,定名“京都万景楼饭庄”,是洛阳第一家高档饭店。高官豪绅大都在万景楼宴客,吴佩孚、张治公、刘镇华、蒋介石、朱德、彭德怀都光顾过,名气很大,生意兴隆。
民国始城中西大街、北大街开了不少饭店,经营各种炒菜。顺城街人王子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春,在西大街开办“四海春饭庄”。 王子良请长垣冯永顺、白建章师傅等十余人,其用料讲究,搭配合理和丰盛实惠,火候到家洛城闻名。“四海春饭庄”的凉拌牛肉、凉拌红烧肉、凉拌肚丝、凉拌鸡丝是洛阳一绝,咸淡恰到,鲜嫩适宜,味美可口。煨的“银汤”更是诱人,博得赞誉。而今天的“真不同”,在民国不知一提的小饭铺。
城内的街道,以方位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大街以十字街为中心。八十几条大小街,二十几条胡同。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率部进驻洛阳大改街名,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前加中山二字。中山南、北大街以东有文峰塔称为文峰镇,以西有安国寺称为安国镇。以十字街为中心店铺鳞次栉比,小巷里弄,深宅大院,幽静秀美。古寺道观,祠堂、石坊近百处,点缀街巷,古朴典雅。
街名是据所在地的故有名胜、知名人士、历史事件、庙宇、吉言嘉语、地理位置、街巷特征命名,如府文庙前称文明街,大关庙前称义勇街,神舟庙前称神州街,莲花寺前称莲花寺街等。

以城内衙门、书院命名的:校场街、书院街、公署街、法院街、党部街等。
以树木、花草、古井命名的:桑园街、柳林街、榆树园街、井胡同等。
以姓氏命名的:吴家街、萧家街、丁家街、毕宅后街等。

以吉言嘉语命名的:“里仁为美”里仁巷、“万世师表”御路街、“敬事乐群”敬事街等。
街巷大部是土路,只有东大街东段是青石铺路,南大街是石子路。洛阳县城真是“无风满街土,有雨一街泥”。
金筑洛阳城北高南低,落差几十米。旧时,洛阳县城没有地下排水设施,每逢大雨城内雨水横流,城南原唐代开挖的新潭遗址上形成了煤土坑、煤渣坑、孟坑、莲花坑成了城中蓄水、渗水的公塘。文峰塔下此地荒废常年水笼罩,人称水蒙坑。城北老集后有老鳖坑,莲花寺街有小老鳖坑,县衙后有王家渗水坑,这样的渗水坑塘和东和巷、西和巷一带是水滹沱,保证了城区安全。
城内以十字街为中心店铺林立,中山东大街以古玩见长,李壁甫开的(博古斋)、雷明德开的(明古斋)、祝绍堂开的(存古斋)、吴敬亭开的(敬亭山屋)、任春霖开的(祥古堂)、仝西亭开的(庆云斋)、李心宽开的(玉泉堂)、方东瀛开的(会友斋)、赵宗华开的(赵记古玩)、王贵开的(太鑫闲居)等。还有洛阳城最大的有洛阳县第一商场、四海五金行、新荣章鞋帽店、天德隆糕点行、双盛公药店、天义兴铜器、长发祥绸缎、同仁堂、苗记香粉、酉山斋文具、信合染料行、中华书局、中央银行、报社等。郑占熬(东门口人)在正华门遗址东南角开办了洛阳城第一家浴池“天福澡塘”,每天满客生意了得。
中山西大街有梁财神(洪涛)家的杂货庄,李瑞熙经营李家漆店,李元峰开的祥义兴山杂,京货久福商店,李建开的永和祥中药,鹿孝义开的华中西药房,李书良开的义丰布庄,府门坊糕点、明月楼饭店、中央旅社等。郭方五在西大街创办洛阳城第一家恒大照相馆。
中山南大街有:张蒂财家开的“祥发”布匹大商号,候志圆开的“荣泉布庄”、田堂开的“永久堂布庄”、赵金山开的“三义成杂货”、董震升开的“百年杂货庄”、梁鸿涛的“松盛恒”等。
中山北大街有:孟凡甫开的洛阳最大“德丰号部庄”、杨明臣开的“蚨丰布庄”、 张洛开的“合盛栈”、 王子良开的“四海春饭庄”、 董寿山开的洛阳最大“京都万景楼饭庄”、于廷选开的“新盛长饭店”、寇家寇新礼、寇新奇开的“裕发长、庆发楼”山货、张蒂财家开的“裕大煤油行”等。杂货和广货也是洛阳商人重要行业。所谓杂货涵盖范围甚广,茶叶、纸张、瓷器、糖、酒、果品、香料、烟草、药材、皮毛制品等,均可包括其中。如汉口市场上,茶叶有六安、武夷、松罗、珠兰、云雾、毛尖,来自安徽、福建;纸张有绢笺、松笺,来自杭州、松江;竹连纸、切边纸、表青纸,来自湖南;金榜纸、卷连纸、改连纸,来自江西兴国;酒如木瓜、惠泉、若露、百花、桔酒,来自江南;绍兴来自浙江等;这些商品均属南杂各货。至于来自广东、福建以及外洋的冰糖、洋糖、结白糖、胡椒、苏木、乌木、沉香等,则可称为广货



省长刘恩茂在中和巷、军阀张治公在操场街、十五军军长武庭麟在鼎新街、军阀赵倜在营林街、军阀张敬尧在东华街纷纷建造深宅大院。清末翰林、广西知府林东郊在东大街有豪宅。
吴佩孚在洛阳建立直鲁豫巡阅使衙门,洛阳安定了多年。从而是河南府车站一带服务业有了大的发展。新建饭店、旅社、理发、百货、照相共三四十家。铁路成就了车站一带,繁荣了火车站,也是南关和三复街一带商业从此萧条,大部分货栈向火车站转移,火车站成为了洛阳日夜喧闹、繁华的商业中心。

关帝庙潞泽会馆

洛阳街市上还流传有洛阳四大商家,分别为东关高理财家(古董商),西关梁鸿涛(梁财神)家(商业)、北关寇家(商业)、南关张蒂财家(商业)。财富当时有此一说:东关十家高家不如西关梁家一家;西关十家梁家不如北关寇家一家;北关十家寇家不如南关张家一家,可惜家业大了,人也变了,无可奈何花落去。清代以来,外地商家纷纷来洛主要经营稠、布、皮草、杂货。有山西省潞安府(今长治市)泽州府(今昔城市)两地商人数百人,捐资近三万两银子,建潞泽关庙(潞泽会馆)。山西、陕西两省在洛近千家商户,建起关帝庙,俗称山陕会馆。还有高阳帮、潍坊帮大都是批发生意。
南关是洛阳物资最大贸易市场,西关是洛阳建筑材料市场,火车站是洛阳棉花市场,东关是洛阳烟草市场,三复街变成了货栈街。铁路成就了车站一带,繁荣了火车站,也是南关和三复街一带商业从此萧条,大部分货栈向火车站转移,火车站成为了洛阳又一日夜喧闹、繁华的商业中心。
民国初,洛阳盗墓成风,全国古董商齐聚洛阳收文物,火车站中、高档旅社都住满了古董商。
洋教基督教内地会、基督教信义会、基督教加拿大大差会,在洛阳城里北大街、大众街、萧家街、中山东街建礼拜堂,洋人传教,发展教徒近万。
洛阳四大城门上成了茶馆和赌场。妓女也开始活跃了,城中开封帮和怀庆帮有牌照的,大都在老集和县前街旅店包房招待官员、商人,一些野妓暗娼每天天将黑时,在老集两旁三五成群,浓妆艳服,卖弄风骚,引招客人。找到客人后,就到亚东旅社进行交易。本地野妓暗娼,聚集在火车站酸崖沟(新安西街)刘家大院(简易客栈),晚上偷偷接客。民国十年(1921年)开封、怀庆妓女又涌进洛阳站,在同春、南京旅店和吉庆里、新华里租旅社房间招客。民国十八年(1929年)苏州、杭州一带南方妓女成群来到洛阳站(东站),并组成了“苏州帮”“扬州帮。九龙台明是茶馆暗是妓院和大烟馆,一时洛阳云集近千性工作者。
洛阳县城的寺庙、庵观、祠堂有近百处,有府文庙、府城隍庙、大关帝庙、妥灵宫、龙王庙、八腊庙、钟鼓楼、二仙奶奶庙、玉虚观、真武庙、五圣堂,古目莲庙、基督教福音堂、白衣阁、奶奶庙、马王庙、祖师庙、药王庙、延福宫、天齐庙、大仙庙、旗纛庙、玉皇庙、三皇庙、结义庙、九龙圣母庙、五谷堂、神舟庙、二仙奶奶庙,莲花寺、寿春寺、觉圆寺、古观音寺、金古寺、安国寺、观音寺,窦毅祠、娘娘祠、陈寿祠、董宣祠、刘猛将军祠、经麽祠,文峰塔、文昌阁、奎星楼。
河南府文庙,位于洛阳市老城文明街。据庙中石碑记载,宋朝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2月]在此修建国子监,南面是低洼的荒地,东面有宋军兵营,金朝初在其旧址上重建金昌府文宣王庙。府文庙建筑布局严谨,由南向北台阶式上升,沿中轴线两边展开,属我国传统的六进院落建筑。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之一。
河南府城隍庙,位于今老城西大街西段,宋代时为一座城隍小庙,金代占领洛阳后,在原址进行了大规模重建,明代以后城隍庙扩大为120亩。

延福宫,位于洛阳市老城东北角,现老城康乐巷南,人们俗称“三官庙”现残存大殿两所。
 
文峰塔,位于洛阳市老城东南角,柳林街南口。宋代在城东南角,原唐代开挖的新潭遗址上修建,清代重建,文峰塔,呈四方形,由塔基、塔身、塔刹部分组成。上小下大,基层直径7米见方,顶层3米见方,塔高近30米。
义勇街上存有两座三开间石牌楼,第一座,正中门楣刻有“乃文乃武”。第二座,正中门楣刻就“英雄千古”。义勇街东金古寺遗址前存石牌坊两座,上题“菩提道场”和“今古佛缘”。神州街北存一三间过街牌楼。建安街圣母庙前南北沿街立有八座贞节孝石牌坊,炮房街(阜安街)沿街立有五座忠勇石牌坊,文明街东节孝祠前顺街立一“敕令旌表节孝”石牌坊。城里现存广平街一“敕令旌表节孝”石牌坊。
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率部进驻洛阳,大力破除迷信,拆庙毁神,将庙宇改为学堂。
先后开办河南省立中学校、洛阳中学、洛阳女子中学、洛阳县立师范学校等。并开设了私立中学,在府文庙创明德中学,在东北体育场西圆觉寺创复旦中学,在府城隍庙创河洛中学,在南关山陕会馆创念五中学,在潞泽会馆创潞泽中学。创办了河南省十区农林学校,为洛阳中等职业教育的先河。
1932年,日本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政府惊慌失措,立即于1月30日迁都洛阳。
当中央官员抵达洛阳后,大为扫兴。原来古都洛阳不仅远非宁、沪能比,就连办公居住的场所都难以安排。城中生活和交通十分不便,连人力骄车都难找,更别说汽车了。洛阳火车站新安南街的洛都、河南等大的旅店被有权有钱的官员和商人全包了。一时新安南街的汴洛楼、福月楼、文盛馆、中西馆等饭店天天满客,九龙台上高挡茶社,成了达官贵人和商人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二十九日,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以避寿之名,从西安飞抵洛阳,住在西工军校。在洛阳的中央政府官员们,在洛为蒋
委员长庆祝五十岁生日,洛阳全城张灯结彩。并在全国掀起“献机祝寿”活动,让国民捐款购买飞机抗日以此祝寿。
民国三十三年5月5日日到25日日本侵略军进攻洛阳,洛阳子弟兵十五军和川军十四军一部共坚守21天。洛阳守军官兵英勇奋战,浴血搏斗,谱写了一曲民族抗日的壮歌。洛阳守军虽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而告失败。

5月25日洛阳沦陷,当时洛阳一些民族败类,在洛阳城大街小巷贴满了“欢迎皇军进驻洛阳”大东亚共荣圈万岁!等极端无耻的标语。

 

一九四四年8月,在日本间谍佐藤少将(老杨)提供的人选,成立了洛阳县伪政府。

 

1944年农历七月十五,为给新主子捧场,缓和人们反日情绪,收拢人心,恢复了府城隍出巡活动。贾式平在出巡礼辞时说:中国政府不让民众信神拜佛,而皇军顺从民意,是皇军的怔政德,大施愚民政策。

 

还在周公庙举办“日军阵亡将士追悼大会”,贾式平任主祭官,孙诞沉为陪祭官,梁玉润宣读祭文。洛阳县伪政府大小官员及24个乡、镇长,不良商人等数百人参加。

 

洛阳县伪政府县长贾式平,因和国民党洛阳县政府县长郭子斌是内亲,日本投降后逍遥法外,1948年洛阳解放初,在孟津组织反动武装对抗人民政府,被获。1953年在关林处决。

 

自民国一九一二年四月十日,第一任洛阳县政府县长潘鸣球到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九日王公仪,走马灯的换了六十二任县长、专员。一九四八年四月人民解放军的炮声结束中华民国对洛阳三十七年的统治。

 

附件

 1103011606c288b3d80a4ac2cf.jpg (135.4 KB)
2011-4-30 11:211103011606c288b3d80a4ac2cf.jpg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13/15/3872310_116454578.shtml

Loading

16 12 月, 2015 · admin · No Comments
Posted in: 史地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