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并不具备三种综合能力,而是只具备其中的一部分能力,甚至是其中一部分能力中较初级较简单的部分。有的人只会发现问题。他们要求高,看什么都不顺眼,随时随地都在挑刺。现在的一句流行语”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你行你上,不行别bb)”,讽刺的就是这种人。有的人只会分析问题,一场球赛看下来,人人都成了最佳分析员——7号球员立功心切反错失单刀良机、全队过度拼抢导致体力耗尽后劲不足、战术过于保守打不出高质量反击、球队防线失误……这些分析或许是对的,然而真正让这些分析高手坐到主教练席上时,他们未必能做出更高明的指挥。有的人只会解决问题,许多老黄牛式的员工,每天只知道埋头干活,上级给他分配一个任务,他就做一个任务,既不知任务从何而来,也不关心任务去向何方,只是埋头做做做做做。“发现→分析→解决”是处理问题的三步曲,只有三个环节能力都具备,才算真正具备了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想成为牛人,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的能力分布,这三部分哪些是长板,哪些是短板。通过刻意练习短板部分,加强和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形成完整的处理问题的能力。3如何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来自两个方面:鉴别力和进取心。鉴别力——哪儿好哪儿不好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具备该领域鉴别优劣的能力。我曾与一位同事去拜访一家美发沙龙谈合作。还没进门,只是隔着玻璃朝店内瞥了一眼,同事就说:“这家店不错。”我研究了半天,啥都没看出来,怯怯地问:“你怎么知道?你来过?”他说:“看那发型师的站姿和手势就知道。”原来这同事自己就曾是位资深发型师,其他发型师功底如何,他眼角一扫就看出来了。我这种对美发一无所知,几个月才剪一次头发的人如何能比。鉴别力是需要该领域的基本功作为底子的,换句话说,你首先得“懂”这个领域,才有可能发现它存在的问题。如果连自己不懂的是什么都说不出,就不用妄想发现问题了。这也是为什么进入一个新领域,首先要做的就是补课。至于如何快速熟悉一个新领域,在以前的文章《如何快速在一个陌生领域达到优秀水平》里总结过了,此处不再赘述。除了基本功,鉴别力还依赖于一个人的见识。见过好东西,才能分辨好坏。如果从未见过好的,自然也说不出差在哪儿。《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逛到黛玉屋里,贾母看到窗纱旧了,吩咐换新。凤姐说正好在库房看到几匹从未见过的又轻又软的蝉翼纱可用,被贾母嘲笑没见识,错将“软烟罗”当做蝉翼纱。贾母、凤姐、薛姨妈三人热火朝天地比较着软烟罗与凤姐身上袄子所用棉纱的优劣。刘姥姥在旁边念佛,说这么好的棉纱穷人家想拿来做衣裳都不行,拿着糊窗户可惜了。贾母轻描淡写地回答这种纱做衣裳不好看。这个小小场景,正好体现了三个鉴别力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能辨好坏,能指出问题在哪儿。贾母是经历过真正大富贵的人,眼光见识都是一等一,能分辨棉纱品类,看出棉纱适用的场景,品味也高,一眼能指出问题在哪儿,如窗纱旧了、窗纱颜色与屋外风景不搭、材质做衣裳不好看。第二个层次,是能辨好坏。凤姐生活在贾府逐渐走下坡路的时代,虽然仍是大富之家,眼光见识已比不上贾母,只能在看到实物时比较出好坏。第三个层次,是辨不出好坏。刘姥姥是贫苦人家,一辈子没见过好东西,看贾府里什么都是好的,见到了只懂一个劲地夸“比那画儿还强十倍”,发现不了任何问题。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基本功越扎实,见识越广,品味越高,鉴别力就越强。进取心——如何能更好?具备辨别力还不够,还要有永不满足,追求突破的进取心。当一件事很糟糕时,大部分人都能发现问题。当一件事已经很好时,普通人会感到满足,牛人会继续发现不足,思考改进方式。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当他的合作者觉得已经做得很好时,他依然会说“不行,我们必须做点更好的东西出来”。他会因为不满意而冒着被东家起诉的风险重写整张专辑;会在每次拍摄前打电话给摄影师,花两小时讨论摄影时会做什么,怎么做;会在表演了震惊全球的Bille Jean收到了无数祝贺后,依然因为有个舞步没有达到他预想的标准而不太满意。对事情要求越高,越不容易满足的人,越容易发现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牛人通常容易让人感觉很难伺候,对问题的敏感度,本就是牛人之所以成为牛人的原因之一。““我从未对任何事物满意,我是个完美主义者,这是我本身的一部分。”——Michael Jackson4如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校讲解题技巧时,老师常常会提醒学生,拿到题目后要先分析题目,想好解题思路后再答题。这个技巧并不仅限于考试答题,在遇到各种问题时都一样用得上。许多人在发现问题后,匆匆略过分析问题的步骤,直接跳到解决问题的环节,常常是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后,才发现搞错了方向,或只解决了部分问题,甚至根本没有触碰到核心问题。比如一个交易平台,买家收到货以后总是长时间拖延不支付,让卖家很不满。平台发现这个问题后,如果不加分析,简单粗暴地上线一个成交后72小时自动打款功能,会产生什么问题?卖家可能利用这个政策虚假发货,在买家未收到货时先收到货款。买家投诉因此大幅上升,平台看似解决了拖延支付的问题,其实引发了更大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很多,工具也很多,介绍的书籍也很多,这里不展开说细节,只说一点,分析问题要抓本质,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分析问题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一语中的。如何做到一语中的?看穿问题的本质。如何找到问题的本质?寻找不变的部分,寻找区别于其他物品的部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凳子的本质是什么?是有四条腿吗?是木制吗?是圆面吗?显然都不是,凳子可能是三条腿也可能没有腿,可能是木制也可能是塑料制,可能圆面也可能方面,这些都是可变的属性,是表象,不是本质。凳子永恒不变的属性,是没有靠背的坐具,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都能叫凳子,哪怕只是块大石头,也能叫石凳,这才是凳子的本质。道唯一,法万千。解决问题追着表象走,千变万化,眼花缭乱,按下葫芦浮起瓢,拆下东墙补西墙;抓住问题本质,解决核心的根源问题,才能做到一击必杀,一劳永逸。此外,分析问题时一大忌是用堆砌代替分析。许多人分析问题纯靠堆砌数据、堆砌模型、堆砌假大空话、堆砌页数、堆砌功能,看起来华丽丰富,折腾半天没啥内容,浪费自己时间也浪费别人时间。堆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没有质量,就只好靠码数量蒙混过关。梁武帝问达摩:“我一生造那么多寺庙,敕度那么多僧人,布施那么多财物,设那么多斋会,我牛逼吧,我是不是功德很大?”达摩表示:“然并卵,你这样其实没有任何功德。”梁武帝气得七荤八素,把达摩赶跑了。这是个没有抓到问题本质,纯靠堆砌的典型事例。佛家修行关键在于心性的修行,只有真心悲悯众生,无所求而随处布施,才有功德。梁武帝的有所求布施,南辕北辙,未抓到本质,堆砌再多,依然毫无用处。“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磨言:“实无功德。”——《六祖坛经》5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包括两个部分:制定方案和执行方案。如果分析问题本质的环节做得足够好,解决方案通常已呼之欲出,此时最大的难点就转化为权衡取舍,因为极少有完美无缺的解决方案,大部分时候每个可行的解决方案都是有损方案。举个简单的例子,衡量一双鞋好不好有三个维度:好穿、好看、不贵。每双鞋都只能满足两个维度,好看又好穿的贵,好穿又不贵的丑,好看又不贵的难穿,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鞋不存在。如果要买一双鞋,该选择哪个方案呢?撇开目标和约束谈解决方案都是耍流氓。买鞋的目标是什么?是走红毯还是跑步。买鞋的约束是什么?口袋里的钱。走红毯,首先满足好看,钱多选好穿的,钱少选难穿的。跑步,首先满足好穿,钱多选好看的,钱少选难看的。解决方案既要契合目标,又要在约束条件内可行。最怕是明明要走红毯,却买双难看便宜又好穿的鞋,更怕是明明没钱,还硬要挑双好看好穿却贵到根本买不起的鞋。通常而言,钱和时间是两大最强最明显的约束条件,但却不是唯二的约束条件。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还牵涉到时机、利益、局势,不是想出了解决方案就能执行的。《一代宗师》里,宫羽田的师兄丁连山劝他不要强行推进时,说过这么一句话:“火候未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解决越复杂的问题,越需要有全局观,要能顺势而为,还要善于借势,若时候未到,要能够忍耐、取舍和造势。这是解决问题的高阶本领,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的人,越擅长于此道。达到此段位的高手,较量的已不再是一门一类的专业水平或业务能力,而是弄潮的能力。6总结能够驾驭多艰难复杂的问题,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到多高的高度。褚时健出生农民家庭,为官可做书记,被打成右派到农场改造可做到副厂长,去糖厂做厂长,换成烟厂依然可做厂长,哪怕锒铛入狱,保外就医种个橙子都能种成全国疯抢的褚橙。当年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即使毕业后为生计所迫回乡卖猪肉,依然与人联手打造出销量超过10亿的壹号土猪品牌,开办了全国屠夫学校,写了本《屠夫看世界》的书。牛人之所以能成为牛人,靠的不是学历、经验、家庭或财富,而是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提升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要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入手,综合提升三个方面的能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足够努力,不断练习,终有一天,能成为那个站在巅峰俯视众生的牛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