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少侠郝笛
他,8岁时就用5块钱买下了太平天国时期的古币;10岁时成为中国研究古代盔甲的第一人;13岁时加入中国文博学会,成为年龄最小的专业会员;如今20岁出头的他已经是全球多家博物馆的权威专家,北大历史系最年轻的客座教授…… 北方网专稿(记者王冰 见习记者张翔宇 摄影马成):2001年年初,天津一个工地挖出来一个怪模怪样的“铁疙瘩”,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现场的几个专家也对此物莫衷一是。不知道是谁找来一个年轻人,他看上去20来岁,带着一副黑框眼镜,典型的书呆子模样。年轻人对着“铁疙瘩”只端详了不到一分钟,就沉稳而坚定地对大家说:“这是清朝咸丰年间,福建宝福局生产的铁钱,因为生产粗糙没有流通使用,就运到天津当炮砂用来打仗了。”听到这里,在场的考古专家有些不屑:“那时都是铜钱,哪来的铁钱,真是幼稚。”年轻人回答说,“不信你们瞧着吧,坑里应该还会有炮弹。”专家们更是沉默不语,心想,“小孩子嘴上无毛,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不料,10分钟之后,现场居然真的挖出一枚直径4厘米的铁炮弹。
这位令人惊叹的年轻人叫郝笛。北方网记者几经周折,终于采访到了这位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考古少侠。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郝笛并不像他父亲郝文敏那样善于言辞,大多时间他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听父亲讲述他的故事。
考古少侠郝笛 |
5岁就对古币感兴趣 郝笛的家在天津市和平区一个普通的小区内。走进他家门,如同走进了一个小型博物馆,地上一堆堆古钱币、古董,从门厅一直蜿蜒到郝笛的卧室兼书房。据说这里仅仅是他十几年来收藏的众多古董的一部分,然而这里的古币就超过20万枚,业界估价已经过亿。
郝笛的父亲郝文敏长年在外经商,母亲是一个医生。郝文敏说,郝笛小的时候,比同龄孩子说话晚,会说话了又不爱讲话,不喜欢跟小朋友玩耍,似乎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带他去游乐场、去公园,甚至去小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柜台,他都是无动于衷。直到郝笛5岁,郝文敏才发现,原来儿子也有感兴趣的东西。
“他5岁那年,我带他到市场买菜,他看见一个卖古钱币的摊儿,说什么就不走了,我一看就自己先买菜,让他在那摊上看会儿,结果我买完菜回来找他的时候,我惊呆了,他竟然痴迷地趴在地上看古钱币。”郝文敏回忆说。
这样的场景,郝文敏是第一次看到,他从来没见过郝笛会这么专注、痴迷于一件事上。在儿子小的时候,夫妻俩曾经好几次带着郝笛去买玩具,可是郝笛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玩具买到家就这么搁着,郝笛连看都不看一眼。而此时郝文敏却看到了一反常态的儿子。郝笛接下来的举动,更是让这个做父亲的吃惊。“他把钱币分了两个堆儿,都拿鞋带串起来了。”郝文敏告诉记者。
郝笛的这个举动,俨然像是个熟练的老手,根本不像是个初次才到古玩摊儿的人,这着实让郝文敏感到意外。不久,郝笛上了小学,妈妈为了让他能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给他到市图书馆办了一个阅览证。这个阅览证可让郝笛高兴了两三天,证下来的当天,郝笛就迫不及待地到了图书馆。一本写着“史记”两个字的书一下子就把郝笛的目光吸引了过来,一看就是整整一天,这对于3岁就识字的郝笛来说,一点都不算难。那时的他虽然只有7岁,但已经开始着手做古钱币的研究了。
“他学这些东西接受得非常快,有一种过目不忘的感觉,也是因为兴趣。”郝文敏告诉记者。
爱好得到爷爷的理解和支持
过了一段时间,郝文敏发现,自己的宝贝儿子,蔫主意太正了。“那年过春节,两三天他就把压岁钱都花了,我问花在哪?他说买古钱币了,买了一兜子。”郝文敏当时一听就急了,“你不好好学习,成天竟干这些不务正业的事,从明天起你不许再到地摊去了,看来我跟你妈以后要少给你零用钱了,以后每天只给你15块钱的饭钱,早上5块,中午10块。”这是郝文敏第一次为了儿子买古钱发脾气。因为这古钱币的事,爷俩开始有了矛盾。郝文敏希望儿子好好上学,将来考上名牌大学。郝笛呢,却一心只想着研究古钱币。因为这些,父子俩的话也越来越少了。这时的郝笛感到很无助,因为父亲的不理解,甚至强加阻拦,使得他不只一次到爷爷那诉苦,好在他还有一个宠着他、理解他的爷爷。
价值连城的古董 |
然而好景不长,爷爷在郝笛开始收集古币一年之后就得了急性哮喘病去世了,这对当时只有9岁的郝笛来说,不仅是个很大的打击,更有深深的自责。
“郝笛给爷爷守灵的时候很悲痛,当时我很累了,想先睡一会儿,我跟郝笛说等会儿叫我,他就跪在我父亲遗像前。我睡了三四个小时之后一看,郝笛还在那跪着,我推了他一下,郝笛就倒下了,我一扶他,感觉他身体都是僵硬的。他过了七八个小时才恢复知觉。”郝文敏说:“那时我们之间有矛盾,因为我怕他影响学习所以不同意他收藏文物,他呢,不接受我的想法,我们经常发生冲突。但我父亲特宠他,事事都依着他。那天,等郝笛恢复了神智之后,他对我说‘他对不起爷爷’。”
郝文敏听到郝笛这么说,心头为之一颤,儿子怎么会跟自己说出这句话呢,这里似乎有什么事情。之后,在郝文敏的一再追问下,郝笛说出了实情。
“原来,我父亲把我给他看病的钱,包括营养费和治疗费,都给我儿子留着买文物了。”郝文敏神情感伤地说。
爷爷为了支持孙子,把郝文敏给他的营养费和治疗费,还有退休金都花在了资助郝笛买文物上了。有一年,郝笛在沈阳道文物市场上看到了一件青铜剑,这把剑很像书中所说的一把战国中后期的剑,当时卖价7000元。“那时候,我总看一些青铜剑出土的报告,对这方面特别感兴趣。”郝笛说,“当时我一听7000块钱,开始有点犹豫,但又一想,像这样的文物,留在市面上的已经不多了,还是想办法把它买下来吧。”
一路上他边走边盘算,自己存的压岁钱还有之前卖了一部分古币得到的1000多块钱,还差5000多呢?找爸爸要,肯定没戏,惟一的希望就是爷爷了。
想到这里,他直奔爷爷家,爷爷见孙子闷闷不乐,就问他怎么了。郝笛眼泪刷地就流了出来。爷爷赶紧停下手里的活儿,凑到郝笛跟前问他:“是不是你爸爸又打你了,爷爷给你做主。”郝笛摇摇头。“那是为什么,你倒是跟爷爷说啊。”郝笛这才支支吾吾把要花7000多块钱买青铜剑的事情跟爷爷一五一十地说了。爷爷听完了没说话,在屋里来回溜达。他心里很复杂,自己和老伴每个月的退休金加一块儿才八百块钱,七八千这可是老两口一年的收入啊。但看到孙子泪流满面的样子,爷爷心里十分酸楚,心想,孩子爱古董,既然有了难处,总得帮他啊。爷爷过去把郝笛搂在了怀里,一边给他抹着眼泪,一边安慰他说:“别哭了,不就是5000块钱吗,我想办法3天给你凑齐。”爷爷这么一说,郝笛紧紧地抱着爷爷,呜呜哭得更厉害了。
晚上,郝笛先睡了,爷爷跟奶奶说,这几天哮喘犯了,明天去医院看看,于是就从老伴手里拿了1000块钱。爷爷这一夜都没睡着,翻来覆去盘算着,怎么给孙子把钱凑足。
转天早晨郝笛刚刚起床,爷爷就悄悄地把1000块钱塞进了孙子的书包,然后假装去医院看病。回到家里之后,爷爷又从箱子里找出了两枚金戒指,这是他和老伴结婚时候买的,半个世纪过去了,一直精心保存着。眼下孙子急着用钱,也只能打这两枚戒指的主意了,他又翻出了两支派克金笔,加起来起码能值3000块钱,一起拿到了典当行兑换成了现金,再加上自己手头的钱正好凑足了5000,心里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在爷爷的帮助下,郝笛买下了这把价值不菲的青铜剑。郝笛告诉记者,那时期的藏品,几乎都是在爷爷这样的鼎力相助下才买到的。
郝笛给自己卧室起名“梦古堂”
直到父亲去世,郝文敏才意识到,考古对于郝笛的重要意义,然而他的内心还是希望儿子能够好好学习,不要走上考古这条道。但是此时的郝笛已经完全沉浸在他的考古世界里了,他给自己的卧室起了一个堂号——梦古堂,表明了寻古、考古是他一生的梦想。“他跟我说,要用毕生的精力将文物搞到尽头。”郝文敏告诉记者。
郝笛的“梦古堂” |
可以说郝笛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全身心地扑在他所热爱的考古事业上了,他对考古的那份执着热爱,在常人眼里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就连他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可思议。郝笛有一次拿出了一件古瓶,让郝文敏猜它是做什么用的,郝文敏看了半天回答说:“不就是个瓶子吗?”郝笛马上接着又问,是瓶子,您知道它是盛什么的吗?郝文敏很纳闷,摇了摇头,郝笛告诉他:“这叫招魂瓶,是古人祭祀死人的工具。”听了郝笛的话,父母当时都愣了,虽然他们不迷信,但天天守着这么一个东西过日子,也是够吓人了,尤其是郝笛的妈妈,非要让郝笛把这个东西弄走。郝笛跟妈妈说,这个瓶子是文物,但很多人都不愿意收藏,我如果不把它保存好,也许我们国家的考古界就会出现一个空白,说完了这些,母子俩那个晚上就再没说一句话。转天一早,妈妈让郝笛起来吃早点,掀开被子一看,着实被吓了一跳,她看见儿子抱着那个招魂瓶睡得正香呢。
郝笛的妈妈看到此景,觉得自己的宝贝儿子,又可气、又可爱,他满脑子都想着跟考古有关的事情,也许在他眼里看来,什么事情都远不及考古研究重要。也正因为如此,生活中的郝笛异常的简单。
“他一年四季就穿一双鞋。有一次他买鞋回来,我一看挺高兴,可我仔细一看,两只颜色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我问他,这双鞋花了多少钱,他说花了两块钱,因为这不是一双。”郝文敏说。“虽然人们认为我生活比较朴素,但实际我精神很富有,对于我来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郝笛说。
有段时间,郝笛总是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就突然晕到,甚至出现过在课堂上休克的情况,郝文敏带儿子去过好几次医院,几家医院都说这孩子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听到这个诊断,郝文敏根本就不相信,儿子怎么会营养不良?自己这不每天都给他15块钱的伙食费吗?直到小学毕业的前几个月,有一天老师请他去学校,他才知道儿子总晕倒的原因。
“老师非常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家里再困难也要给孩子吃饱饭。这话让我感到非常难堪,当时就有些受不了了。我把郝笛叫到学校后面一个没人的地方,抄起地上面一把笤帚就打他,我问他,你给我解释。他说,‘爸,你别打了,我跟你说实话吧,我已经有3年没吃早点和午饭了。’我无法理解,我说‘一顿没吃吗?’‘吃过,有的学生带的馒头没吃了,扔在纸篓里,我拣起来吃了。’我当时撕心裂肺,我不可能听到这句话无动于衷。我心里滋味不好受。当时我就明白了,他把钱都买成了自己喜欢的文物了,我哭着把郝笛抱起来,一直把他抱回了家,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我的内疚。从那以后,我们和解了。”
从那以后,郝文敏不再干涉郝笛的选择了,儿子初中毕业后决定上友谊职专的国际典当拍卖专业,他也支持,儿子买古董缺钱,他更是把自己开烤鸡店的收入拿出来,给儿子用。有了爸爸的支持和理解,郝笛更加努力,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20个小时,给自己只留下三四个小时的睡觉时间。
中国考古界的“大人物”
由于郝笛这样刻苦的研究,几年下来,他在文物考古领域上的成就越来越显著,他相继发现了“白金三品”和“鱼肠剑”,填补了考古领域在这方面的空白。这时的郝笛在中国考古界,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了,然而他的父亲郝文敏却对此一无所知。
郝笛收藏研究的古董 |
“我跟他到河南,去博物馆一看,那里的展品,我家也有,别人一提郝笛,都说赫赫有名、名震四方。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的知名刊物都登过郝笛。有好多考古现场也邀请他做现场鉴定。有个老前辈称赞郝笛,说他是中国最大的玩家。我才知道自己儿子的地位,看来我是最后一个了解郝笛的人。”看到了郝笛小小年纪,竟然得到了众人如此高的赞赏和追捧,郝文敏的心中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了尽可能地帮助郝笛,他停掉了自己的买卖,甘愿做起了儿子的坚强后盾。有时候,郝文敏甚至还陪儿子一起出去考古。“他去考古的地方都是古战场,荒芜人烟。那些地方,在我眼里都是考验生理极限的地方。两三天我们爷俩都困在那里搞研究,他不怎么吃东西,受的罪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郝文敏告诉记者。
在人们眼中,郝笛是个淡泊名利、侠骨柔肠的人。有一次,一对夫妻找到郝笛,他们拿来一包传家宝,因为下岗了,没钱供孩子读大学,想变卖。他们听说郝笛是“神眼”,估的价最准,想请郝笛给个确定的价格。郝文敏看了看东西,又看了看衣衫褴褛的两夫妻,就跟儿子郝笛商量,“要不我们用10万元把东西买下来算了。”
郝笛没有回答,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将东西分成3堆。他指着单独的一件跟那对夫妻说:“这件古董现在价值35万,如果你们愿意等一等,价格应该还能上去。其他的两堆每堆都价值5万。”那对夫妻顿时呆在那里。
送走客人,郝文敏问:“刚才怎么不先买下来?出10万,他们肯定很满意了,一转手可就是几十万的利润呀!”
郝笛的回答,让父亲很欣慰——“这种钱,我永远也不会挣。”
郝文敏告诉记者,虽然郝笛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在乎,但惟有一件事是例外的。“每年我父亲的祭日,他从来不忘,他不会忘,这一天他一口水也不喝,一口饭也不吃。有个老前辈赞美郝笛,说他是中国最大的玩家,当时郝笛情绪失控了,他就冲着老前辈说,你看我哪点像玩家?我把我爷爷的命都搭里头了。”郝文敏对记者说。
郝笛是个有血有肉,重感情、有孝心的孩子。郝文敏说,我没法预测孩子的未来,但现在儿子干着自己的喜欢的事情,当爹的也就感到欣慰了。其实,直到现在,郝文敏也说不清,这个在外人看来还是个大男孩的心里,有着怎样丰富的世界,因为有人说,自己这个儿子生下来时就已是个5000岁的老人了。
来源:北方网
31 5 月, 2014
· admin · No Comments
Posted in: 中国梦人民梦, 史地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