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初期,由于国家常年的战乱,很多穷苦百姓为了生存下去,不得已而进入军队,他们并不明白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参军入伍能够填饱肚子,今天我们要说起的这位老兵彭友胜就是其中的一员。彭友胜,1884年出生在湖南省三彰乡金湖村栗子港,他从小家庭贫困,没有机会进入学堂念书,一直都在家乡以务农为生。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民,为何常对人提起毛主席曾是他的兵呢,他与毛主席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事情还要从他参加湖南新军开始说起。
1907年,彭友胜在家乡实在是活不下去,原本生活就非常艰难,再加上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的影响,他决定要另谋生路,否则待在家乡守着一点田地只能饿死。彭友胜决定参加湖南新军,当时招兵的信息引起他的注意,主要是他觉得参军能够填饱肚子,不至于为了生活而发愁。在军队中,彭友胜也算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新兵了,再加上他肯吃苦,很快就被提拔为副班长。
辛亥革命爆发后,正在湖南长沙求学的毛泽东决定前往军营锻炼一番,可是负责招兵的军官却告诉他,想要参加革命军,必须有可靠的人做担保,这是上级的规定。毛泽东一再请求,说:“我是一名学生,很多同学都参加了学生军,这里只来我一个人,找谁来担保呢?”负责招兵的军官只能表示遗憾,没有人作担保,他不敢随便招新兵。这时候彭友胜见状便走上前来询问情况,他很和蔼地问道:“这位小兄弟,你有什么事吗?”毛泽东把自己想要参军的想法告诉给他。
彭友胜很果断地说:“这位兄弟愿意参加革命军,无人担保,我为他担保行吗?”就这样,毛泽东就以“毛润之”的名字被编入了革命军,成为了革命军中的一名普通列兵。毛泽东当时在湖南新军步兵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他与彭友胜成为了战友。由于彭友胜是老兵,也是班长,所以对毛泽东格外地照顾。当时毛泽东刚入伍不久,还没来得及发放军衣和棉被,彭友胜果断将自己的新棉被给他盖,天气寒冷时还让他与自己同床共被取暖。
起初,彭友胜等人也以为毛泽东是来军营中混口饭吃的,可随着深入的了解后,他惊讶地发现毛泽东并非是一般人,他满怀救国之志,并且非常有学问。当时军营中有人想写信给家里的,基本上都是找毛泽东代写,他也因此与战友们的关系处得非常好。在军营中待了大半年,毛泽东因一次战斗而萌生离开的想法。在一次战斗中,彭友胜立下不小的战功,照理说可以被擢升为排长或队官,可他还只是一个班长。后来有人告诉毛泽东,彭友胜为人老实忠厚,不懂得与领导拉关系,所以好几年都升不上去。
毛泽东刚开始以为革命军是真正的革命队伍,没想到其内部也是腐败不堪,于是下定决定离开军队。离开军队后,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而后组织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毛泽东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在湖南组建共产主义组织,领导各地的工人运动。彭友胜则一直待在军队,继续留下来当兵,因为他想到的出路仅此一条。
10多年后,彭友胜所在的部队转战到广州,还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他担任少尉排长。北伐战争前,广州的一家报纸刊载了“毛润之来穗讲学”的消息,彭友胜十分激动,于是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去见毛泽东。当时毛泽东正在备课,他看到彭友胜的到来也十分激动,说:“盖三兄!别来无恙啊,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我真想死你了。”毛泽东见到彭友胜后亲热地用别名来称呼他,二人相谈甚欢,相互讲述了近些年的革命事迹。
毛泽东向老班长宣传革命思想,希望能够邀请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一起从事革命工作。彭友胜没有读过书,他对于革命信仰也一直是不闻不问的态度,只知道领兵打仗,所以拒绝了毛泽东的好意,说:“我是个大老粗,干不了舞文弄墨、治国安邦的大事,留在你身边也帮不了什么忙,不如继续当兵扛枪好。”毛泽东也没有强人所难,他们聊到半夜才不舍地告别。这一次的相见,没想到是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北伐战争期间,彭友胜再次立功,还被提拔为连长,可是多年的内战早已使他心灰意冷,并且还让他迫害共产党人,他心里更是一百个不愿意。彭友胜只知道自己的好友毛泽东就是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他虽然不懂得政治,但知道共产党都是好人。在经过数天的思想斗争后,彭友胜最终决定离开军营,回到家乡继续务农。彭友胜最终逃回家乡,他当过仓库保管员,而后一直在家务农,这一待就是几十年。
新中国成立后,彭友胜得知毛泽东已经是国家主席,他心里十分地激动,于是逢人便说自己曾与毛主席共事过,但是很少有人愿意相信他。
1951年,彭友胜常对老伴和子女们说,等到秋收以后,我要背上一袋米,到北京去见毛主席,他还特意请人写了一封信寄到北京。3月21日,彭友胜请人写完信后,他亲自到镇上的邮电所去寄信。走了很长时间的路,他有点口渴了,于是在老乡家中讨水喝。在堂屋,彭友胜看到堂屋的正中央贴着一幅画像,他边喝水边盯着画像看,说:“他曾是我的兵。”老乡吓了一跳:“这可不能乱说,他可是毛主席。”老农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道过谢便离开了。
家里人都不相信彭友胜寄给毛主席的信会有人看,没想到半个多月后,他真的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信的内容很简短,但彭友胜看得出是毛主席的亲笔,当年很多人写信都是找他代写的,彭友胜对毛主席的笔迹印象深刻。毛主席在信件中告诉彭友胜,收到他的来信非常高兴,如果生活上有困难,可以拿着信封去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先生。这封信目前被编入《毛泽东书信选集》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
彭友胜老人很想去北京看望一下毛主席,可觉得毛主席工作繁忙,不便去打扰,自己年纪也大了,路途遥远身体扛不住。后来,彭友胜每年都会给毛主席寄去湖南的茶叶,毛主席也对此深表感谢,彭友胜这一寄便是十多年。1960年,著名作家叶蔚林曾在衡山采风,听闻彭友胜制茶献给毛主席的事迹,还创作出《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歌曲。
1969年,彭友胜再也不能给毛主席寄去茶叶,他在河边不慎落水去世,终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