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对两岸统一作惊人预言台湾炸开了锅(图)
台湾《旺报》10日社评,原题《李光耀的两岸统一预言》,全文摘编如下: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他的新书《李光耀观天下》一书,谈到他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李光耀说,“台湾与大陆的重新统一是时间的问题,这是任何国家无法阻挡的。事实上,台湾的国际命运早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就被确定了”。
李光耀更进一步指出,李登辉当“总统”时,发起台湾化进程,“强调该岛脱离中国。但是这不会改变最终统一的结果,这样做只能使台湾人在重新统一实际发生时更加痛苦”。
近年来,“统一”一词在台湾,似乎变成政治上说不出口的禁忌。然而,做为台湾长期友人、被称为“新加坡之父”、有着成功的新加坡治理传奇的李光耀,如此直言不讳地说出“统一必然论”,听在台湾许多人耳里,特别是“独派”支持者的耳中,不知如何辩驳?
从李光耀书中揭露的两岸观察、统一预言。我们真的得好好分析与论辩这中间的道理何在?李光耀为什么如此笃定?因为,统独问题的纠葛已如附脚藤蔓绑住台湾实在太久了,让台湾长期陷入内耗,一点一点地耗蚀了台湾的竞争力,让台湾从经济上充满活力、欣欣向荣,变成今天停滞不前、被世界边缘化的艰难处境。从这一点来说,李光耀说的“更加痛苦”,已不是预言,而是进行中的残酷现实。
要怎么从李光耀的言论看统一问题呢?可以从“想不想、会不会、该不该”三个切入点来分剖。首先,“想不想”?这个切入点最简单,也最困难。简单的是,想不想是一种情感偏好,不需要道理,不必附理由。想统一就是想统一、想独立就是想独立,这种各自的拥护,严格来说也没有对错可论,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而已。难的地方也在于,当统独拥有了接近信仰的色彩,意谓着在统独立场上选了边,彼此说服甚至沟通的空间就会缩小,甚至,由于过分的正当化自己的立场,对不同立场的持论者,也就容易用情绪性语言攻击对方。这也是为什么马英九这6年半说了几百次的“不统”,得到的还是“独派”人士对他扣上“卖台”的评价。因为他每次说“不统”时也必说“不独”(或者倒过来,他说“不独”时必说不统)。非我“独”类,其心必异。
拉回李光耀的统一预言,“独派”通常采取的是不交集的回应法,比方说,回批李光耀的发言叫“干涉内政”,“台湾前途不容外人说三道四”,或者干脆进行国格污蔑,讥笑“新加坡是鼻屎大的国家”。
其次,“会不会”?想不想是个人心中的主观,会不会是对未来的预测,李光耀的统一预言,讨论的不是想不想的个人意愿选择,而是会不会的趋势大局判断。在李光耀的看法里,不想统一并不会阻却统一。当被问到“台湾当地的调查显示,支持独立的人比要统一的人更多”。李光耀直言“(这种民调)是毫无意义的……台湾的前途不是根据台湾人民的意愿确定,而是由台湾与中国力量对比的现实,以及美国是否打算进行干预来确定的。这不是以民意调查来决定”。
这个笃定的预言基础则来自于他对“经济”与“国际局势”的判断。“逐步和不可阻挡的经济整合将把这两个社会(台湾与大陆)连接在一起。……两岸不断发展的互相倚赖关系,将使台湾无法实现独立”。
而在国际局势面,他也指出“独派”依靠美国的祈愿是不会成真的,因为“美国在台湾的影响力,最终将会衰退”。更不要说,“美国不会愿意为了台湾独立而与中国交战”。“即使中国在第一战打输了,也会返回来打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不断地打,直到胜利”。
第三,“该不该”?想不想,是一种阿Q的心理模式,会不会是一种无可改变的宿命论。那该不该呢?我们认为,该不该某种程度,应是“会不会”的延伸。
也就是说,如果李光耀的统一预言为真,那么对台湾来说正确的问题就不再是“要不要统一”、“如何阻挡统一”,而是“如何在最有利的状况与时间下统一”?这又可以回到“想不想”的层次去反掘“为什么不想”?再找出如何降低让台湾“不想”的因子,例如,对政治制度的疑虑,那么追求两岸政治制度的进步与兼容性,就会变成一个功课,或者一个统一的条件。
不管“独派”喜不喜欢李光耀的统一预言,李光耀的话就算不当暮鼓,也至少是一记警钟。我们应该理性面对“李光耀预言”,让不可逆转的历史道路平顺进行,才符合台湾人的利益,也是全体中国人所应该追求的。
13 10 月, 2014
· admin · No Comments
Posted in: 中国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