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洪承畴
一言难尽洪承畴
冷月无声/文
洪承畴是明清两朝交替时期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人物,此人一生为明清两朝帝王效尽了犬马之劳,生前即遭人唾骂,死后又成贰臣。他的充满了矛盾与悖论的人生历程,清晰地勾勒出明清交替那段晦涩的历史和精英人物苦闷的心路历程。
1、书生大帅
洪承畴是福建南安人,虽出身寒微,但聪颖异常。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23岁的洪承畴就中举人,次年登进士。此后,毫无根基的他凭借自身才干逐步得到重用,天启七年(1627年),洪承畴任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
当时,陕西是明末农民起义的源头,由于剿抚不力,杨鹤、陈奇瑜等一批高官纷纷倒台,而书生带兵的洪承畴却凭借镇压农民军的战功,在明末激烈的战事中步步高升,青云直上。至崇祯四年(1631年),洪承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成为当时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
此后,洪承畴俘杀高迎祥,接连击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特别是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月,洪承畴潼关设伏,大败李自成,使其仅余18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明末农民起义就此陷入低潮。洪承畴一时声名大噪,所部明军被称为“洪兵”。
2、决战松锦
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南下,奉命总督天下援兵的名将卢象升与清军激战于巨鹿,英勇阵亡。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把洪承畴调到抗清前线,委任为蓟辽总督,主持对清作战。而洪承畴的最终命运,则因他任上的松锦决战而逆转。
松锦之战是明清之间的战略决战。在明朝忙于镇压农民军的同时,清军也在不断地侵扰明朝,但以锦州和宁远为核心的宁锦防线是他们进军关内的关键障碍。因此,皇太极决定对锦州展开长期围攻战。崇祯十四年(1641年)3月,锦州告急。为挽救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曹变蛟、马科、吴三桂等八总兵,精锐十三万、马四万集结宁远,已解锦州之围。
洪承畴虽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这是他第一次主持对清作战,其所率领的明军也分别由八个边镇临时调集起来的。兵虽是精兵,但这些边将大多骄横跋扈,难以统御。更为可怕的是,明廷最高统治集团并不了解战场实际,对如何解锦州之围,崇祯帝及兵部尚书陈新甲等认为明军主力长期集结关外,供给困难,“兵多饷艰”,主张速战速决。
而以洪承畴为首的关外将领深知明军如果失去坚城依托,与清军野战毫无胜算,故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时间拖得越久,国小乏粮的清军的军需供应就越困难,最终完全可以拖垮清军或者逼退清军。就连被围困的锦州守将祖大寿也派人突围送信,建议“宜以车营逼之,勿轻战”。应该说这些建议都是符合战场实际的。
但崇祯帝见明军取得一些小胜后,就高估明军力量,传旨催战。无奈之下,洪承畴率部抵锦州城南,与锦州守军对清军实施南北夹击,迫使清军“退六十里,分守各隘,上疏请兵”。此时的战局对明军十分有利,但洪承畴在战术布置上却显得太过保守。当时马绍愉建议洪承畴“乘锐出奇”,张斗也建议要“防其抄我后”。但是,洪承畴都轻蔑地拒绝了这些建议,“我老督师十二年,若书生何知?”就这样明军失去了最有利的决战良机,给清军留下了可乘之隙。
崇祯十四年八月,皇太极带病急援,部署在明军的南面,并挖掘三道壕沟,截断了洪承畴归路,形成一种反包围的态势。皇太极的这一招很厉害,使战局立刻由劣势变为优势。洪承畴乃“大惧”,遂收缩兵力,企图突破重围。双方列阵大战,未分胜负。然而清将阿济格突袭塔山得手,趁潮落时夺取明军屯积在笔架山“海仓”的粮草,致使当时明军的存粮仅可供三日,形势进一步急转直下。
在这种情况下,洪承畴召开军事会议,打算同清军决一死战。可是,大部分将领都予以反对,洪承畴无法统一意见,只得同意突围退往宁远就粮。然而突围时,吴三桂、王朴等提前遁逃,致使明军 “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损失惨重,全军溃散。洪承畴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城陷,洪承畴被俘至沈阳。
松锦决战,明朝赔光了家底,最后的灭亡已指日可待。追究战败责任,崇祯帝的盲目催战要负主要责任,而洪承畴的战术保守、御下不力也要负次要责任。
3、偷生变节
洪承畴被俘后,开始绝食数日,拒不肯降,只求速死。于是清人改变方法,以逼辱和虐待的方式来消磨他的意志。
史书上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大汉奸范文程欲招降洪承畴,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燕泥,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范文程不动声色,告辞出来,回奏皇太极说:“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最终,洪承畴禁不住清人的威胁利诱和生活折磨,变节投降了。此时崇祯帝还傻乎乎地给洪承畴设坛祭拜呢。
《清史稿》记载了洪承畴的最后投降:“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笔者感觉洪承畴的感叹之语,怎么看都像给自己找个台阶下。顺便说一句,野史中曾有庄妃、后来的孝庄太后色诱洪承畴使其投降之说,这其实是没什么根据的。
4、入仕清廷
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对他并不太重视,倒是后来的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帝对洪承畴十分器重,让他入内院佐理军务,授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这期间,洪承畴凭借丰富的从政经验,为清朝统治者出谋划策,支招提醒,使清廷迅速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南明覆灭后,清廷下“剃头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个带有强烈民族征服性质的命令,立即激起江南汉族民众的激烈反抗。危难之中,多尔衮忙派洪承畴取代多铎,授予“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敕赐便宜行事。
顺治二年,洪承畴受命后,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一方面招降了郑芝龙等南明实力派,一方面杀戮了黄道周、金声等抗清义士,残酷镇压屠杀了许多江南抗清义军。至顺治四年,江南局势基本平定。
顺治十年,孙可望、李定国等在云、贵拥戴永历帝朱由榔,抗清再掀高潮。洪承畴再次临危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此时洪承畴已61岁了,临行前,顺治帝特设宴饯行,赐给他宝马、宝刀。
经过洪承畴的苦心经营,加之孙可望、李定国内讧,这次抗清高潮再遭镇压。顺治十六年,清军攻陷昆明,不久永历帝又遭吴三桂俘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灭亡了。
5、骂名千载
顺治十七年正月,洪承畴带着经略五省巨大荣光回到北京,然而等待他的却不是鲜花与掌声。洪承畴不过是一个战败被俘投降的汉官,顺治帝却给与了他极大的信任与恩宠,这势必要引起满洲贵族和很多汉官的嫉恨,因此洪承畴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暮年的冷落。当初他临危受命之时,清廷许诺优加爵赏,但洪承畴回京后,清廷竟根本不予兑现。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病死,洪承畴更是感到空虚和孤独,这个效尽犬马之劳、劳碌一生的老臣无奈之下于当年五月提出退休,清廷几经商讨,才给他三等轻车都尉、世袭四次的爵赏,清朝的轻车都尉位于爵位的第6位,居于公侯伯子男爵之下,与人家吴三桂、尚之信等人的裂土封王相比,洪承畴的爵赏简直低的可怜。
同时,洪承畴亦遭到汉族士人的一致唾骂和谴责。抗清英雄金声、黄道周、夏完淳等被俘时都痛斥他无耻变节,令战场上获胜的洪承畴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全祖望《梅花岭记》记载:“吴中孙公兆奎以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邪,抑未死邪?’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邪,抑未死邪?’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吴梅村在长诗《松山哀》中也写道:“出身忧劳致将相,征蛮建节重登坛,还忆往时旧部曲,喟然叹息摧心肝”,即讽刺洪承畴战败降清,甘心为敌效劳。
连他的母亲和亲弟弟洪承畯也面责他不忠。据刘献廷《广阳杂记》记载,当时洪母看见已经投降的洪承畴,抡起拐杖,边打边骂道:“你这个不孝的畜生!我七十多岁了,你教我到旗下来当老妈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
洪承畴仕清后,尽管威势显赫,但亲朋故旧却视之为奇耻大辱。洪承畴任五省经略回乡省亲时,曾在福建泉州建造豪华府第。但他所建的府第,竟没有一个亲人愿意居住。传说洪府落成后,洪承畴到家乡搬请母亲,但洪母故意穿着出嫁时的衣裳,端坐堂上,不肯前往。洪承畴又去找他的弟弟洪承畯,其弟痛于国亡兄降,发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在家乡造了一只船,偕母坐在船里,泛于江上隐居。洪承畴的妻子愧于丈夫的变节,愤然出家当了尼姑。于是古城泉州空留一座无人居住的豪华府衙。
康熙四年(1665年),73岁的洪承畴在孤寂中死去。洪承畴死后,奉旨撰写的墓碑文竟暗寓贬义,语多讥讽。后来,乾隆朝编撰《清史列传》,乾隆认为:洪承畴大节有亏,列为贰臣!将他和一大批背明降清的汉官统统打入《贰臣传》。同时又考虑他有大功于清廷,故列为贰臣甲等。如果洪承畴泉下有知的话,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洪承畴的墓地就在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如今洪的墓地早被破坏殆尽,仅存一对石狮子,寂寞地守望着墓主人的身后凄凉……
25 10 月, 2014
· admin · No Comments
Posted in: 中国疆域, 史地文物